更新时间:2025-06-19 00:12:21点击:
磁河,一股源自驼梁东麓的晶莹碧波,流淌于浩瀚的大清河水系之中。它自千年古县灵寿西北的崇山峻岭间潺潺而出,悠然蜿蜒至中霍营,化作灵寿与行唐的天然界河,最终蛇行于正定县西北之地,汇入更广阔的流域。

往昔,磁河是灵寿县人民心中的生命源泉,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母亲河。然而,时过境迁,这条河流如今却饱经风霜,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破碎与凋零。

在灵寿县慈裕镇岭北村的北缘,观光大道的南侧,延展着一片无垠的磁河河滩,面积约六百亩。然而,这片河滩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宁静与祥和,取而代之的是岭北村村民的肆意采挖,使得河滩满目疮痍。

数十个大小不一,深浅各异的沙坑如同疮疤,布满整个河滩,迷宫般错综复杂的小径通向一个又一个深达数米的沙坑,小径上布满的新鲜车辙,昭示着刚刚发生的盗采行为。
偷沙者在这片河滩上肆意横行,他们或驾驶着小型铲车与三轮车协同作战,或采用最原始的人力方式,利用简陋的三轮车一点点搬运着河沙。经年累月,这老鼠搬仓式的偷沙方式,竟然从这片河滩中偷走了上百万吨河沙。

这些偷沙团伙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,有的负责挖掘与装车,有的负责放哨与警戒,有的负责运输与转移,还有的负责收购与销售。他们如同勤劳的工蚁,却将这份“勤劳”用在了歪门邪道上,令人痛心疾首。

而在岭北村的东侧,更有三处“囤积”窝点,成为了偷沙者的乐园。这些窝点不仅囤积着自己偷来的河沙,还大肆收购其他盗采者的“成果”,进行筛分后再通过大型运输车满载而出,每车可装载上百吨的河沙,严重超载行驶,安全隐患重重。

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窝点的幕后黑手竟是岭北村里几位“有头有脸”的人物,有前村书记的身影,也有常年以此为业的职业偷沙贼。
他们白天利用小型工具偷沙,夜晚则肆无忌惮地动用大型设备,进行更大规模的盗采。三年来,他们几乎将整片河滩削低了一层。

据知情人透露,他们不但防备森严,全民皆兵,还拥有灵敏的“情报系统”, ,能够提前得知乡镇,水利等监管部门的检查动向,从而巧妙躲避打击。简直可以称之为偷沙界的“塔寨”

这片河滩,地处派出所与乡镇政府三公里圈内,却被水利部门视为监管的盲区之最。偷沙行为猖獗多年,未见有效遏制。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,难以言表。这条隐秘的黑色产业非但未收敛,反而日益张狂,成了当地亟待拔除的毒瘤。

保护矿产资源,生态环境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但能够在这里私采乱挖,对河道开膛破腹着实叫人不解。
众所周知,属地政府作为生态环境 保卫矿产资源的第一监管责任人,理当依法履行法定职责,维护法律、政策和公共利益依法行政,并对敢于违法违规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监管和处罚。但发生在灵寿县的这个现实却恰恰相反——部分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却成了摆设,甚至不排除成为了偷沙者是“合伙人”与“保护伞”。

我们一方面要指责灵寿县慈裕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渎职、失职,另一方面更需要反思,为什么我们经常强调的依法治国精神,在利益主导的现实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,中央法治精神为何在灵寿县没有得到彻底落实?如此无能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是否需要回炉再塑?

有鉴于此,望河北纪委监察委快速介入,调查了解此次事件中存在的一系列违纪违法问题,并展开对整个灵寿县存在的类似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让国家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与中央法治精神不再遭受无辜戕害。